时间:2023/3/2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正统四年(年)五月二十七,明朝首封周王朱橚嫡长子,一代贤王朱有燉薨逝,享年61岁,以其博闻多能,故谥曰宪,世称周宪王。由于他没留下子嗣,六月初九日,收到讣告的少年天子朱祁镇,给远在开封的堂叔祖祥符王朱有爝写了一封亲笔信,让他充当丧主,主持朱有燉的丧礼。

在古代,世家豪门的丧主还隐含着一层特殊含义,那便是死者的法定继承人。所以明英宗的这封诏书发出之时,就意味着朱有爝已经成为周藩的准亲王。果然,当年八月二十五日,朱有爝由祥符王晋封周王,成为周藩第三任亲王。

朱有爝获得这个亲王位,可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,他是朱橚的庶四子,与朱有燉之间隔着老二汝南王朱有爋,和老三顺阳王朱有烜。朱有燉去世时,朱有烜一系已经因绝嗣除封,可朱有爋一系还在传承。朱有爋占着不仅年长的优势,还是朱有燉的胞弟,又嫡又长,本来他这一系绝对是周王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。然而朱有爋一生各种作死,终于凭本事将本来唾手可得的亲王位给弄丢了,最后便宜了老四朱有爋。

建文朝:以子告父

朱有爋,生于洪武十三年(年)二月初五,生母为宋国公冯胜之女周王妃冯氏,是明代周藩受封亲王周定王朱橚嫡次子,在明太祖朱元璋孙辈中排行第八,只比胞兄朱有燉小了十二个月多点。莫要小看这一岁之差,有时候哪怕相差一天都会带来不同的命运。

在《皇明祖训》划定的明朝宗室体系之中,“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……立为王世子”,不出意外将成为下一任亲王,而“亲王次嫡子及庶子,年及十岁,皆封郡王”。亲王为一字王,郡王为二字王,一字之差其间的地位与待遇可谓是天差地别。单就亲王是本府大宗,对本府各郡王及将军、中尉拥有管理权限这一项,就可以将郡王吃的死死的。

朱有爋本就不是个安生的主。洪武年间,朱元璋召秦、晋、燕、周四府诸孙年长者入京,会同太子系诸孙一起求学,朱有爋因行为不端而不为所喜。天性凉薄的他对亲王爵位觊觎已久,偏偏没有后知五十年的本事,于是本来只要安分守己的当着郡王,亲王就是其囊中之物的他,为了拿下亲王爵,走上了一条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的反抗之路。

洪武三十一年(年)闰五月初十,朱元璋驾崩,皇太孙朱允炆登基。不久建文帝君臣收到了一封来自开封的告密信,信的内容为指控周王朱橚心怀不轨,出告者竟然是朱橚的儿子汝南王朱有爋。

“橚亦时有异谋,长史王翰数谏不纳,佯狂去。橚次子汝南王有爋告变。”(《明史·诸王传》)

朱橚年轻时也不是省油的灯,洪武二十二年(年)年,就因为擅离封地,私下前往凤阳会见老岳父冯胜,惹来老爹朱元璋的无限怒火,被禁锢京师两年。从《明史》的记载看,朱橚也并非完全无故,至少对自己那乳臭未干就坐上龙椅的侄子并不太感冒,为此周藩的王府长史王翰多次规劝于他,可是他都是置若罔闻,无奈之下便装疯而去。朱有爋的性格,与乃父颇有几分相似。

中国古代讲究亲亲相隐,在强调“父为子纲”的封建时代,以子告父更是一种与“婢告主”等同的恶行,相关官员应当“勿听”,并“弃告者市”,即只要胆敢以子告父的,不管所告之事真假与否,先将这个大逆不道的不孝子拖到闹市当中砍了再说,以儆效尤。所以朱橚的亲儿子,汝南王朱有爋竟然向朝廷举报自己的父亲谋反,一时震动天下。

当年朱元璋为了屏藩皇室,于洪武三年(年)、洪武二十四年(年),两次封建诸子,让他们前往各要地就藩。于是明初形成了诸藩拥兵四方拱卫京师的势态,其中尤以秦、晋、燕等塞王实力强劲。而后为了朱允炆能顺利登基,又借着“蓝玉案”大搞株连,几乎将开国高级勋贵屠戮一空。

朱允炆即位后,少了勋贵的掣肘,可拥兵四方的皇叔们,又成为了他心目中一个威胁到朝廷的重大隐患,“削藩”自然就浮现在他脑海中。当时,二叔朱樉、三叔朱?已经去世,中网之中年龄最长、名分最尊、实力最强当属就藩北平的四叔燕王朱棣。上到朱允炆这位皇帝,下到方孝孺、黄子澄、齐泰等大臣,无不把剿灭燕王作为头等大事。

可朱棣镇守北平近二十年,战功卓绝、号令严明,没有犯下什么为恶之事,光芒护身令朝廷抓不到什么把柄。为此,建文帝近臣太常卿黄子澄提出曲线救国,给他来个“剑指周王,意在燕王”的戏码。朱橚与朱棣同为太祖嫡子,份属亲兄弟,关系最为亲近,在黄子澄看来,只要拿朱橚开刀,朱棣必然会为其辩护,如此可以顺势将朱棣一并拿下。

“(齐)泰欲先图燕。子澄曰:‘不然,周、齐、湘、代、岷诸王,在先帝时,尚多不法,削之有名。今欲问罪,宜先周。周王,燕之母弟,削周是剪燕手足也。’”(《明史·黄子澄传》)

朱有爋的出告,正好将刀递到了朱允炆手里。当年八月,打着备边旗北上的曹国公李景隆,途经开封突然暴起发难,率军包围周王府,将除朱有爋一系之外的周藩阖府上下全数押解京师治罪,最终一家子被贬为庶人,流放云南蒙化(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)。周藩成为建文朝第一个垮台的亲王。

朱有爋做出这等令人目瞪口呆举动,固然出于其不满足于只当个郡王的念头,恐怕与他的关系网也有不小关系。洪武朝,朱有爋在京读书时,与朱允炆是同窗,而他的王妃盛氏,是朱允炆的铁杆支持者都督盛庸之女。

如此一条清晰的证据链就呈现了,由提出通过朱橚隔山打牛对付朱棣的黄子澄出主意,而后以盛庸为媒介,对意欲承袭亲王爵位的朱有爋进行诱到,让其出面告发本就不太安分的老爹谋反。面对可以预期的巨大利益,朱有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出卖生父。

事后,朱有爋保住了自己的荣华富贵,至于有没有晋封为周王,由于建文朝史料过略,没能找到相关记载。不过考虑到朱允炆对付宗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废藩,覆巢之下焉有完卵,最大的可能应当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永乐朝:艰难的回归路

朱允炆的削藩行动,惹得各地藩王人人自危。建文元年(年)七月,几乎被逼到墙角的燕王朱棣诱杀北平布政使张昺及谢贵,打着“靖难”旗号,以清君侧为名,树旗反旗挥师南下。

建文四年(年),随着战局逐渐对朝廷不利,朱允炆将朱橚押回京师,目的吗,自然是想把他作为要挟朱棣的一张牌,然而并没有卵用。六月十三日,谷王朱橞与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降,燕兵进京。随即,皇宫内燃起大火,朱允炆下落成谜。

十七日,朱棣跟群臣玩完三进三辞游戏后,正式登记称帝,下诏废除建文年号,以洪武年号向接续,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。次日,恢复周王朱橚、齐王朱榑的亲王爵位。又将困居云南蒙化的周藩成员取回,一并恢复原有爵位。

朱橚既然恢复了周王的爵位,得以重回开封开府,朱有爋这个当初以子告父的逆子自然要倒大霉。朱橚对他的处理意见很简单,既然子告父应当“弃市”,那么就以朱有爋的血来践行“父为子纲”的纲常吧。因此上疏皇帝大兄,要求直接赐死朱有爋。

“建文中,有爋尝告其父定王不轨,父被削夺囚系。至太宗皇帝临御,其父始释,复爵。遂奏乞诛有爋,太宗委曲解之。”(《明宣宗实录卷》)

不管是为了避免落下“残害宗室”的名声也好,还是为了与朱允炆形成强烈对比,体现他友爱宗室也好,朱棣这位四伯对朱有爋还是很够意思的。

八月初六,朱棣下诏恢复周、齐两藩诸子的名誉,重新册封他们为郡王,朱有爋名列其中,再次为汝南王,同时册立颍州卫指挥丁刚之女丁氏为汝南王妃(注:应当是次妃)。针对朱橚、朱有爋父子俩水火不容的现状,考虑再三于永乐元年(年)正月初十下诏,迁汝南王于大理(今云南大理市大理旧城),将朱有爋远远地打发去了云南。既保全了其性命,又给弟弟出了一口恶气。

“戊子……命汝南王有爋居云南大理。赐钞二万锭,海<贝巴>(注:音bā)十万索,锦左五百疋。禄米岁二千石,俭岁千石。有爋,周王橚第二子。建文中,尝告其父不轨。至是弗容于父,遂有是命。”(《明太宗实录》)

从这条记载可以得出,朱有爋此去云南,比父兄要舒服的多,不但爵位没丢,临行还获得了大量赏赐,俸禄依然是郡王级的顶格——二千石。当年四月,还下旨在大理修建汝南王府。

至于就国地点不与本府亲王相同,也属正常,晋王朱棡的庶四子庆成王朱济炫,永乐年间先封山西潞州(今山西长治市),后改封汾州(今山西汾阳市),庶六子永和王也建府于汾州,并不与本府亲王同城太原。何况朱有爋还负有特别使命,与镇守昆明的岷王朱楩,一东一西牵制“云南王”——当时的西平侯,后来的黔国公沐家。

可以说朱有爋徒封云南,除了离京师远点、环境差点,该有的待遇并没有被克扣,赏赐也不少,小日子比当年被贬云南的父兄要舒坦地多。且他别居云南期间,朱棣这个四伯,为了弥合周藩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,可谓是操碎了心。

永乐元年闰十一月十九,又一次赐予朱有爋币帛等物,并写了一封亲笔信进行宽慰:“汝在远,吾念之不忘。今特赐币帛等物。其修身、慎行、致力诗书,以副朕怀!”(《明太宗实录》)

永乐五年(年)十二月十一,汝南王妃盛氏去世,朱棣收到讣告,立即按正常流程赐予用以陪葬的明器、仪仗。

朱有爋两次从云南从云南进京朝觐,朱棣获知其抵达的时间,会方设法让他和兄弟们见上一面。

永乐二年(年)十一月初六,朱有爋风尘仆仆的从云南赶到京师献马,朱棣让皇太子朱高炽在文化殿后殿设宴款待,并留他多住些时日。当月十六日,周世子朱有燉从开封来朝。二十八日,朱高炽再次在文化殿后殿设宴为朱有燉、朱有爋兄弟俩践行。以朱棣的这番做法来看,两人共同在京的12日间,必然有过其他交集。

永乐九年七月十九,朱有爋再次进京朝觐,其六弟永宁王朱有灮与他同日抵达。二十四日,两王又同日辞陛。按照惯例会有欢迎宴及欢送宴,所以两人肯定见过面。

朱棣的调解显然收效甚微,世子朱有燉等兄弟对朱有爋如何先不去说,老父亲朱橚对他的态度始终如一,只当没有这个儿子。由于朱楩不顾大局,永乐后期以宗室牵制黔国公的计划破产,朱棣便打算将朱有爋这个侄子调回开封,然而朱橚一直不松口。到底是亲兄弟,朱棣也不好用强,只得另觅他法。

永乐二十年(年)六月,周王正妃冯氏去世。嫡母去世,诸子为其服丧天经地义,朱有爋是她的亲生儿子,自然更应如此。于是朱棣借着这个机会逼着朱橚接回朱有爋一家子。

“乙卯,敕周王橚曰:‘汝南王母殁,子妇咸应守丧。其及宫人在大理者,即令人取回。’”(《明太宗实录》)

迫于圣命,更迫于礼法,朱橚只得奉召而行。至此,朱有爋终于回到了阔别20年之久的开封。

洪熙朝:实力坑子

朱有爋虽然借着母丧得以回归开封,但朱橚不想见到这个儿子,只希望他滚得越远越好,最好一家子重新滚回云南大理,老死不相往来。当然摄于皇兄的圣命,朱棣在世时,他朱橚再是不爽也得受着。

永乐二十二年(年)七月十八,朱棣第五次亲征蒙古归途中,驾崩于榆木川,皇太子朱高炽登基,是为明仁宗。龙椅上坐着的由四哥换成了性格宽厚的大侄子,朱橚终于敢透露心声了。

洪熙元年(年)三月,朱橚给朱高炽打报告,提出给朱有爋一家子换个居住地,至于地点吗,建议以河南都司衙门改建。朱高炽很体谅自家五叔的不易,同意让堂弟朱有爋挪动一下,但都司衙门牵涉祖制不可移易,可在已经闲置的周藩三护卫衙门内选个宽敞地方给他们居住。如此朱橚父子俩总算离的远了点。

当年闰七月,朱橚薨逝。然而这段持续了20多年的父子恩仇,并没有随之告终。两人隔着时空依然斗得不亦乐乎。

朱橚的嫡长子,继任周王朱有燉允文允武,为人忠孝,在明宗室中属于有名的贤王。但他有一个致命弱点:无子。《皇明祖训》中“凡朝廷无皇子,必兄终弟及,须立嫡母所生者”条,同样适用于藩王。这意味着,只要朱有爋能在与时间赛跑游戏中赢过兄长,一旦朱有燉故去,既嫡又长的他,是理所当然的周王第一顺位继承人。

这一点,正是朱橚绝对难以容忍的,所以他一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。为破除这一局面,他采取了釜底抽薪之法,把朱有爋的庶长子朱子墐过继给了朱有燉。如此一来,朱有燉故去后,身为其嗣子的朱子墐将成为周王爵位的法定继承人。

给朱有燉立嗣子,可以跳过朱有爋;拿朱有爋的儿子过继,又可以让他再有不甘,也无力可施。朱橚这招可以说相当毒辣。朱有爋虽然是朱子墐的生父,但朱子墐已经过继给大伯,在法理上与他脱离了父子关系,只能算叔侄。如此,他生前不能进封周王,死后也不会被追封为周王,算是直接被摁死在了汝南王位上,对周王爵位可望而不可近。

需要强调的是,此事发生在朱有爋迁居大理时期,而非回归开封后。过继时,朱子墐才出生数月,而非已经成年,如此才能更好的培养他与朱有燉之间的父子感情。但《明宣宗实录》叙事时,将过继之事放在了朱有爋回归开封之后,才产生了误解。

“……后以定王老,始命归河南。有爋同世子有燉嫡出。有燉无子,有爋庶长子子墐生数月,定王命为有燉后,有燉甚爱之。年几壮矣,定王薨,世子嗣封。”(《明宣宗实录》)

朱有爋对此表示,你有张良计,我有城墙梯,所以老爹咱们且走着瞧。因为背叛,他在朱橚手上吃尽了苦头,所以老头子在世时,不敢轻举妄动。但现在王位上坐着的不是自己相对宽厚的兄长吗,所以朱有爋顿时露出獠牙。

“兄终弟及”的规矩朱橚懂,朱有爋也懂。许是四年贬谪云南的牢狱生活,侵害了朱有燉的健康,以至于袭封周王之后,一直体弱多病。这无疑让他看到了兄终弟及的希望,唯一的障碍就是朱有燉有嗣子。

于是,朱有爋首先将手伸向了周藩准世子、自己的亲儿子朱子墐。他先是千方百计的意图让朱有燉放弃对朱子墐的收养权。然而多年相处下来,朱有燉对朱子墐已经视若己出,不愿割舍。让朱有爋想尽办法,都无法得手。愤怒不已的他对朱有燉咒骂不已。

无计可施的朱有爋,最终选择了不顾兄长的劝阻,硬是把朱子墐从周王府中要了出来,重新和自己生活在一起。至此,朱有燉算是与朱子墐脱离了父子关系,重新变为伯侄。如此,朱有燉一旦去世,由于没有子嗣,他朱有爋就能通过兄终弟及名正言顺地继任周王。

为了王位,如此坑子,也是没谁了。

宣德朝:构陷胞兄

儿子要了回来,自己又成为周王爵位第一顺位继承人了。可眼瞅着大哥越活越滋润,天天在那吟诗作对,诗词、散曲、杂剧洋洋洒洒写了无数,博得了“博学善书”的美名。再这么下去,搞不好没等到大哥无嗣而终,自己就要先一步去见太祖皇帝了。于是,朱有爋坐不住了。

宣德元年(年)八月初一,朱有爋的好哥们汉王朱高煦在山东乐安(今山东惠民县)起兵,以此向老爹致敬。只可惜,朱高煦不是朱棣,朱瞻基更不是朱允炆。闻讯,御驾亲征,当月二十日,大军抵达乐安,次日朱高煦出降。汉王之乱从爆发到平定仅仅持续了21天。

朱高煦这头纸老虎面对朱瞻基终究现了原形,但并不妨碍借此屡屡上疏构陷亲大哥。朱瞻基确实要削藩,但其所作所为与乃祖一样,想要削减的是藩王手中的军事力量,而非如同朱允炆那般想把所有藩王打倒在地。周藩手中掌握的军事力量——周王三护卫,早在永乐年间就已经上缴,现下的周藩就是头没了爪牙的老虎,不具威胁性,不在他的打击范围之内。且朱有燉素有贤名,又终日舞文弄墨,远离政治纷争,也不相信他会谋反。

为此朱瞻基特地给朱有燉去信,表示:朱有爋虽然有过,大拿毕竟是手足兄弟,本着笃爱之心,就不要与他计较了。

“己酉,汝南王有爋数奏兄周王有燉之过。上知有爋之曲也,遣书谕有燉曰:‘过虽在彼,叔宜笃爱弟之心,不足与校。’因谓侍臣曰:‘人之兄弟所以失和者,多因谗言致忿。驯至阋墙,浸成大恶,当念同气至亲,各生爱敬,则自然和协。古人言,兄弟虽有小忿,不废懿亲。’又曰:‘兄及弟矣,式相好矣,毋相犹矣。此言最好,凡为兄弟者,皆当以此存心。’”(《明宣宗实录》)

朱有燉接受了皇帝侄儿的调解。但朱有爋并不领情,依然不知悔改,一计不成,又生一计。

宣德三年(年)三月,主掌彰德卫事务的都指挥王友上奏朝廷,称在西门外城壕边捡到一支箭,上面绑着一封书信。书信出自周藩祥符王朱有爝之手,内容为邀约赵王朱高燧一同谋反。

这项罪名相当致命,一旦确实必然又是一场政坛大地震。关键是朱高燧这位当今皇帝的亲三叔,曾经与二哥朱高煦勾勾搭搭,汉王之乱时又态度暧昧。是以平定叛乱后,户部左侍郎陈山这位朝廷重臣就建议趁机将他一并拿下。朱瞻基一度犹豫不定,好在内阁大学士杨士奇一力反对,朱高燧才免于牢狱之灾。

事后,朱高燧相当聪明的于次年将王府护卫——常山中护卫上交,通过自废武功换来了朝廷与侄子的信任。所以满朝上下并不相信此时此刻朱高燧会造反。

更重要的是王友与朱高燧有私仇在身。此前王友派兵包围赵王府,禁止府中人员出入。朱高燧为此上奏朝廷鸣冤,朱瞻基降旨切责王友,令他撤围。结果王友不迎诏,因此被弹劾,并打算将捉拿回京问罪。当此时刻,发生了王友意外捡到谋反书信事件。

故朱瞻基怀疑此事是王友为了报复朱高燧而故意为之,将他捉拿后命三法司审理此案。但不管怎么审问,王友都拒不认罪,呼号自己是被冤枉的。

与此同时,事件的另一个当事人朱有爝,也被传召到京问询。他提出自家五弟新安王朱有熺一向与自己不和,且为人狂博,此事必定是其所为。于是,朱瞻基再次给朱有燉下旨,通过他之手召朱有熺进京问询。

朱有爝一向与自己关系密切,朱有燉很清楚此事必然是“项庄舞剑意在沛公”,幕后指使者也呼之欲出。且朱瞻基传召朱有爝时,也对他提到了这一猜想。为了自救,他一早就在秘密查访此事。就在朱有熺进京途中,确证其曾派人往返彰德作案的事实之后,立马飞报朝廷。

在封地作威作福的朱有熺,面对比他还先抵达的证据,立刻化作软骨头,马上咬出此事乃二哥朱有爋主使。

“遣书周王有燉,告之故,并录书示之曰:‘此必祥符王怨家所为。但祥符一来,面询之,怨家即得矣。叔亦宜遣人密察,如得实即驰报。’于是遣敕召祥符王有爝。王友先至,鞫讯无所得。及祥符王既至,以书示之。祥符王言:‘此非外人,臣愚不能事弟新安王,彼素恶臣,或其下人为此,然不敢必。’上遣书与周王,言前事祥符王疑新安王所为,须令新安来京回质之,事可明。并敕召新安王有熹。有熹未至,周王遣人驰奏,言密访得新安王曾遣人往彰德。至彼遽还,考其日月,与书合。上曰:‘是矣。’命中官以锦衣卫官校驰诣河南,潜执所遣者。又得新安王所使造伪书、伪印之人。皆执之至京,鞫之,皆引伏。”(《明宣宗实录》)

人证、物证具备,朱有爋抵京后无可辩驳。奇葩的是,为了争取宽大处理,朱有爋竟然与朱有熺相互攀咬了起来,结果落得一地鸡毛,双双被废为庶人。朱有爋周王梦就此泯灭。

阿越说

汝南王朱有爋,明明可以安安静静的在一边做个美男子,风轻云淡地闲看周王府中风起云落,临了捡个现成的亲王爵位过把瘾。然而志大才疏的他,放着眼前通天的金光大道不走,非要来个蜀道一日游。

你说你要搞事情也行,但至少学聪明点啊,何必明知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自己一方,还要头铁的往南墙上撞呢。结果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误了卿卿性命,自己被贬为庶人不说,连本来可以躺赢的朱子墐被一并废为庶人,累得后世子孙都要为自己先祖的错误买一辈子单。

有时候庸人自扰,无外乎如此!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runanzx.com/rnxcz/14476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