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/1/2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汉末群雄系列之袁绍(上)

煮酒论英雄,且谈三国人物。

东汉末年,群雄并起。自黄巾起义起至三国鼎立,众多诸侯轮番登场,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大戏。笔者的汉末群雄系列文章已经讲述了整整二十位名动一时的诸侯,不过要论实力、名望,恐怕之前的二十位都不能与本期要讲的人相提并论。甚至可以说,论起最接近统一天下程度的诸侯,只有曹操能在其之上,连刘备、孙权也要排在后面。

这便是“四世三公”汝南袁氏之名门继承者、二十岁的濮阳县长、党锢之祸的援救者、大将军何进的左右手、西园八校尉之中军校尉、大汉宦官的死敌、讨董联军的盟主、曹操的扶持者、刘表的盟友、冀青并幽四州之主、公孙瓒的灭亡者、东汉帝国大将军,袁绍。

袁绍重大事件之一——家族宠爱集于一身

《三国志·袁绍传》载:袁绍字本初,汝南汝阳人也。高祖父安,为汉司徒。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,由是势倾天下。

这是袁绍本传的开场白。按照史书惯例,介绍传主名字、籍贯、祖上名人之后,或者再讲一两句性格上的特点,就该从头开始讲这个人的经历。袁绍则不然,开场就写“四世三公”“势倾天下”,陈寿在非常隆重地向读者介绍,这是个非比寻常的大人物。

可能大家还没什么感觉,下面对比一下他弟弟袁术在《三国志》中的开场白。

《三国志·袁术传》载:袁术字公路,司空逢子,绍之从弟也。以侠气闻。举孝廉,除郎中,历职内外,后为折冲校尉、虎贲中郎将。

一段非常四平八稳的开头,就算袁术自己总强调他才是袁氏家族最正统的继承者,但陈寿并没有给袁术特别的待遇。两相对比,或者拿更多人物传记来对比,您就能感受到袁绍这看似平平无奇的开场,其实蕴含着作者陈寿那种特别的重视、强调,而且意在提醒读者,这个人很特别。

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家族,到袁绍父亲这辈家族已经连续四代人担任过三公级别的官员,而且不算旁支而是父子代代相传,要算上袁绍的叔父袁隗,那就是“四世五公”。袁绍的生父是袁逢,因为袁逢的哥哥袁成去世早,袁绍又是庶出,于是被过继为袁成的儿子。

于是袁绍名义上有两个父亲,一个是官至司空的生父袁逢,一个是早逝的袁成。其实究竟袁绍被过继是在袁成活着时还是死后并没有定论,也有可能袁成还在世时就已经过继,这种情况在当时也并不罕见。作为袁逢的兄长,袁成也非常有能力,官至五官中郎将,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对这个官职应该不陌生。当时的袁成是京城权贵争相结交的红人,甚至京城有谚语:“事不谐,问文开。”文开是袁成的字,可见袁成在世时地位比袁逢、袁隗还要高。

不论《三国志》或《后汉书》两大正史,都没有对袁绍略有曲折的身世做任何解释,相关记载均出自其他史料的补充。这包含着一种为袁绍避讳,并不希望此类细枝末节影响袁绍形象的意思。而且传统观念中,作为正史就应该有其严肃性,探究别人家族的私生活等花边新闻总觉得有失体面。

《英雄记》载:绍生而父死,二公爱之。

如果这句记载属实,那便包含着很大的信息量。按照顺序袁绍先出生,继父袁成才去世,幼小的袁绍稀里糊涂地当了袁成的继承者。随着袁绍的成长,逐渐成为仪表堂堂的帅小伙,生父袁逢、叔父袁隗都很喜欢他。庶出而充当继子的袁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,反而一下子集齐了袁成的家业、袁逢袁隗的关爱,成了袁氏家族新一代中的焦点。袁氏门生故吏自然晓得风向,对袁绍高看一眼是情理之中。

另一边,袁术作为袁逢嫡出,看着袁家长辈的宠爱集于袁绍一身,估计心里是不太好受的。矛盾可能还谈不上,但竞争意识应该从小就根植在袁术的内心了。

袁绍重大事件之二——六年服丧,“隐居”洛阳

袁绍十几岁时就被拜为郎官进入皇宫历练,二十岁成年即出任濮阳县长。这中间一定是被举为孝廉的,只不过对袁绍来说纯属废话,所以干脆省略。

年轻的袁绍县长做得有声有色,史书称“有清明”。但时间不长便遭遇母亲去世,按礼制需要服丧三年。正常来说养精蓄锐三年的袁绍应该赶紧出仕大展拳脚一番,可是袁绍没有。

《后汉书·袁绍列传》载:三年礼竟,追感幼孤,又行父服。服阕,徙居洛阳。

袁绍嫌三年服丧不过瘾,又来三年。理由是“追感幼孤”,即回想起自己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,却一直没有给父亲服丧尽孝道,如今正好补上,以表追思。熟悉汉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,这一历史时期的人们尊崇道德模范,孝顺、廉洁的风评是仕途之路的敲门砖,袁绍虽然不需要敲门,可借此积累良好风评赢得社会支持度是非常有好处的。

袁绍这里为谁服丧呢,是生父袁逢还是继父袁成?显然是袁成。因为据史料记载,光和二年()三月袁逢司空被罢免,也就是说袁逢活得好好的。这时候的袁绍早就成年了,不符合“追感幼孤”。而且既然过继出户,理应为继父服丧,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。为一个跟自己几乎没有共同生活过,没有实际感情基础的继父服丧,这才更彰显道德高尚的人设。

服丧六年,袁绍搬回洛阳居住。有意思的是袁绍并不出来做官,整天窝在家里不出门,但登门拜访袁绍的人却络绎不绝,门庭若市。史书称“辎軿柴毂,填接街陌”,意思是带棚马车和装木柴的车,各种车辆把袁绍家门附近几条街都填满了。带棚的马车当然是士大夫、官僚们的马车,拉木柴的车则指社会地位较低、经济条件较差的人。袁绍不分贵贱,全都倾心与之结交,即赢得了士人们的声望,又豢养了一堆甘愿为其赴汤蹈火的死士门客。

《英雄记》载:隐居洛阳,不妄通宾客,非海内知名,不得相见。

真不知道这算哪门子的“隐居”,不妄通宾客都能让门客的马车塞满街道,袁绍这种影响力实在太大了。原因何在?

袁绍的号召力有两方面原因。一方面是自身条件太优秀,家世显赫不必多说,长得一表人才,又是道德模范,而且对待宾客礼贤下士非常豪爽。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总是喜欢聚集在这样的领袖人物身边,因为青年人更有改革现状的要求。包括年轻的曹操,也是这期间同袁绍结为了好友。

另一方面,便是上面提到的,青年人有改革现状的要求。不光青年,大批士人都聚集在袁绍身边,为了同一个目的,铲除宦官势力。宦官与外戚交替掌权是东汉的一大特色,因为东汉皇帝总是年幼即位,所以能信赖的人不是宦官就是外戚。相比之下外戚还算是“正常人”,而且东汉外戚不乏正直有才华的人。

简而言之,多数士人站在外戚一边与干政的宦官作对。因此在桓灵二帝时期发生过两次党锢之祸,大批士人被关押、流放甚至处死。袁绍正因为意识到朝廷黑暗的状况,所以拒绝出仕,“隐居”家中积累能量,等待一鸣惊人的时机。

袁绍重大事件之三——“出山”

袁绍在京城洛阳堂而皇之地“隐居”,有人欢喜有人忧。欢喜的自然是聚集在袁绍周围的士人、门客,忧心的则另有两类。一类是与士大夫势同水火的大宦官,为首的赵忠曾跟其他宦官说:“袁本初这小子收买人心装腔作势,手底下又养了许多死士,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啊!”另一类则是袁氏宗族,袁绍小时候最疼爱他的叔父袁隗虽已位列三公,但深知宦官势大不可造次,对袁绍多次规劝、责备,甚至对袁绍喊出“汝且破我家!”这种话。袁绍呢,已然打定主意,绝不悔改。

中平元年(),黄巾起义爆发,汉灵帝拜何皇后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,总领羽林军保卫京城。何进出身低微,完全因为妹妹的尊贵身份得以鸡犬升天。如今担任大将军,他自己是万万没有能力承担此等重担的,必须有得力助手才行。可何进又非士人出身,在朝中毫无根基,找谁辅佐自己呢?按常理,谁都不认识的情况下,那就找名字最熟悉的,也就是名气最大的。老资格不能找,因为容易摆资格不听使唤,要找年轻人,年轻人更会感激知遇之恩,更容易差遣。京城中名气最大的年轻人,那自然是袁绍了。如果有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出山相助,朝中百官也会高看何进一眼的。

对袁绍来说,赋闲“隐居”许久,朝廷几次征召都推脱了,其实也是在等待良机。他不愿意屈从于宦官主导的朝廷,可想要扳倒宦官,必须有强大的靠山。官员即便是三公,论起与皇帝的关系也没有宦官近,所以不行,所以士人屡屡集结在外戚的麾下。现在袁绍终于等到何家外戚成为帝国军队最高级将领,靠山够硬了,可以出山了。

何进文化程度有限且几乎没有根基,所以袁绍如愿成为何进的核心幕僚,先后担任侍御史、虎贲中郎将。不过何进相对于宦官集团还是较为弱势,只是因为黄巾之乱形势所迫,需要解除党锢发动士人去对抗黄巾军,否则东汉倒了大家谁也没得玩,宦官这才做了有限让步。

随着时间推移,袁绍将在何进的荫庇之下实施他铲除宦官的计划。具体经过,下回分解。感兴趣的小伙伴敬请点赞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runanzx.com/rnxtq/14116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