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/3/2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作者:创建日期:-07-22来源:天中晚报客户端

摘要:

天中晚报全媒体记者邓丹华通讯员李雪阳

天中山,又名天台山,位于汝南县城北两公里处。它是一座圆形小山,占地约平方米,高3.6米,是“周公测影堆土垒石以记之”的标志性景观。后人雅称“天下最小的山”;也有人戏谑道:“汝南天中山,一步可登天”。意思是说这山太小了,几步就可登顶。这么小的山为何称为“天之中”呢?这么小的山又为何能光耀史册呢?带着诸多困惑,众人在天中山文化园流连忘返,寻觅答案。

据史载:“禹分天下为九州,豫为九州之中,汝又为豫州之中,故为天中”。禹是继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五帝后的一位部落首领,他三过家门而不入,费13年时间治水成功,被百姓尊为“禹神”。那时没有经纬度的概念,帝王都尊崇“盖天说”原理。认为天是圆的,地是方的,即“天圆地方”的学说。以为找到天地的中心,就能坐中心而令四方,得中原而霸天下。

相传周文王(前~前年)的第四个儿子姬旦为营建东都洛阳寻求天文依据,选准了嵩山之南淮水之北这块地方,修建了测影台。据《汝南县志》记载:“自古测日影,以此为正,故筑土累石以记之”。由此可见“天中”称谓已有三千多年。它的作用不仅是:“测土深,正日景,求地中,验四时”。还根据“圭表”投影测量的结果,制定出了春夏秋冬、二十四节气,在汉代的时候又添入了天干地支和阴阳,愈显神秘莫测。

汝南(古称悬瓠城、蔡州、汝宁府)有了周公测影台后,就有了“天中”的盛誉,盛誉之下才子云集,又享有了“汝半朝”的美誉。追忆往昔,盈满自信,多少逸闻趣事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闪光。两千多年前这里就是贯通南北、商贾云集的水陆码头。汉高祖四年(公元前年)置汝南郡,这是“汝南”作为地理专属名词首次出现,其辖颖水、淮河之间的37县,人口接近三百万,经济、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,整体水平高出其它诸郡。东汉时期,汝南人入朝为官六百石以上职位的就达六十人,《后汉书》中有名有姓有传的更是数不胜数。因此,史书上称,“汉末论党季,汝南实其渊”。而“汝半朝”起于西汉,盛于东汉,结束于明朝的国本之争。15年的国本之争,让众多才子厌倦了当时的官宦生涯,过上了陶渊明式的归园田居。

源于“天中”的称谓,也让有的人觊觎皇位富贵,蠢蠢欲动,置民众安危于不顾,自立为王。唐德宗建中三年(公元年),李希烈就在汝南(古此蔡州)叛唐。第二年,朝廷派三朝重臣颜真卿宣慰李希烈部。可李希烈却许高官厚禄,邀颜真卿共反朝廷。颜真卿至死不从,于年8月23日在汝南被缢杀。自古道“得民心者得天下”,而不是坐“天中”就能替天行令,威震四方。李希烈叛逆的结果是身首异地,可连年的战乱却苦了汝南这一方百姓,试想连名重海内的颜真卿都不能生存,普通百姓更是命如草芥。

有道是: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,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。天中测影台由于颜真卿亲书“天中山”碑文而名享天下,后人在汝南城内建“颜鲁公庙”,用来纪念刚正有气节,以义烈闻名于世的颜真卿。自唐后汝南“天中山”的名字正式载于史籍,成为历代官吏和士大夫拜谒和游览的场所。当时天中山的风景可以从古人的诗中窥知一二:马锡璜写道:“黛色霜皮画不成,灵根得地洵峥嵘。天台几树参天柏,一样苍茫万古情”。彭而述写道:“洛阳万古此中州,景测淮西片石头。早料嬴秦能并洛,可无此处作东周”。刘春荣在《九日天中山归次韵》亦写道:“节屈登高宽酒觞,同僚雅会趁夕阳。修篁槛外烟添碧,丛菊篱边露洗黄。笑把芙蓉看仔细,闲摩碑碣认徽茫。天中山拟龙山宴,带醉归吟夜未央”。从周公天中测影到颜真卿天中山碑文,从历代官吏和士大夫拜谒、游览,到黎民百姓休闲、健身,“天中山”成了汝南的文化符号,也成了忠烈和刚正的潜台词。

年,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。在毗邻天中山一隅,陆续建起了占地约亩的天中山文化园。这是一处融周易文化、吉祥文化、天中文化为一体的生态园林。建有天中山广场、天中山山体、穹顶、雕塑、鹅鸭池、日月潭,还建了天中楼、龙兴寺、小金水桥、天中博物馆等景点。这里山水如画,鸟语花香;林深叶茂,风光旖旎,是本地居民休闲健身的佳境,也是展示天中浓厚文化的古典园林。

登高莫问顶,山小乾坤大。天中山文化园里的颜公碑文、穹顶中心、鸡黍会友、悬壶济世、梁祝化蝶、董永遇仙等诸多故事,正越过千年的藩篱,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沸腾。天中山文化园已成为外界了解汝南认识汝南的一道文化盛宴。

天中晚报原创文图(视频)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,经授权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,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    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runanzx.com/rnxtq/14474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